

开发区法庭与海门街道联动助力基层治理
组织开展“我在法庭学调解”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郝思琪)近日,海门法院开发区法庭联合海门街道的社区,组织开展“我在法庭学调解”第三期学习活动。法官与社区调解员进行为期一周的沉浸式交流实践。
活动首日,开发区法庭负责人兰真红热情接待了调解员团队,详细介绍法庭人员配置、职能分工及日常工作流程,带领调解员实地参观审判庭、调解室等场所,对法庭的全场景智能辅助系统进行详细介绍。调解员们表示,通过零距离接触法庭工作,不仅了解了司法程序的专业性,更感受到法庭在纠纷化解中的桥梁作用。双方还就社区常见矛盾类型、调解难点等展开初步交流。兰真红结合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对调解员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
学习期间,调解员们全程旁听了兰真红审理的两起具有代表性的买卖合同案件。从庭前准备、庭审规范到法律适用,调解员们在观摩过程中系统学习了“证据质证”“争议焦点归纳”等庭审技巧,法官规范严谨的庭审程序、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给调解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调解员王睿说:“法官在庭审中展现的证据审查方法和事实认定思路,对我们日常调解工作很有启发。”在赵媛法官审理的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调解中,调解员亲身参与,学习如何平衡各方诉求,运用“背对背调解”“情绪疏导”等方法协助促成和解。调解员邱丹感慨地说:“法庭调解既讲法理又通人情,尤其是法官对法律条款的通俗化解读,为我们社区调解提供了新思路。”
在专题座谈会上,法庭干警与调解员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展开深入交流。调解员分享了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如老旧小区物业纠纷调解难度大、家庭矛盾因涉及隐私难以介入等,法庭干警则结合审判实践,分析了当前部分群众法律意识薄弱、调解协议履行率不高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双方就如何加强协作展开热烈讨论。法庭介绍了“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机制的优势;调解员分享了“网格员日常排查+集中调解”的社区经验。通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推动司法力量下沉与社区调解资源深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的基层解纷网络。
活动收官日,法庭干警与调解员一起来到滨江花园社区,联合开展“与法相伴·典亮人生”民法典主题普法活动。赵媛法官精心准备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内容,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邻关系、老人赡养、遗产继承等法律问题。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争相提问,法官和调解员们耐心解答。
学习结束后,调解员们结合一周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他们普遍反映,此次学习不仅拓宽了法律视野,更掌握了实用的调解技巧,尤其是对“情理法”融合的调解艺术有了更深理解。调解员王睿在心得中写道:“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调解工作不仅要耐心倾听,更要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引导当事人理性解决问题。”这些心得体会也将为今后的社区调解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