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晓家庭农场:科技助力产业增效
本报通讯员李苏婷 张陆翔
近日, 步入正余镇正基村的绿晓家庭农场, 初冬的寒冷也影响不了大棚里的绿意盎然,紫色的番茄缀满枝头,一行行生菜、西兰花显得生机勃勃。
令人欣喜的是,该农场的蔬品先后成功进入华东地区肯德基、麦当劳、索迪斯、迪斯尼、每日优鲜、香港美心、盒马等单位,以自己的特色品牌成功打进了华东地区500强餐饮企业,成为上海高端酒店及上海大型超市等固定供应商。
科技助力发展 发挥引领作用
近年来,绿晓家庭农场结合自身优势,与正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建绿色蔬菜基地,开展“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结对共建,实现村企联营,产品供需两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认定为南通市绿色蔬菜产业基地。
农场采用优良品种,推广应用黄板诱蛾、灭虫灯、防虫网、防雾滴棚膜、性诱激素捕虫器等生态栽培技术对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以喷滴管、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基质无土栽培等新技术,保证了不同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特定设计;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定量、定时、均匀、准确,以滴灌、微喷的方式直接提供给作物,自动化、标准化生产,从而节省成本,达到高效高产。
强化科学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黄瓜、番茄这些可鲜食果蔬,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口感好、品质高,价格也比普通果蔬高出一大截。”农场负责人介绍。农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应用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全面实施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采用订单直销的方式,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上注册,现已出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2.5万张;在省、市、区多次对农产品的抽检中,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以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为理念,绿晓家庭农场依托蔬菜基地和保鲜冷库,建立以设施蔬菜为主,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水栽培”的循环农业模式,搭建“种植业+高科技引入+标准化生产+高科技展示+先进加工仓储冷链配送中心+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示范平台,促进设施蔬菜标准化管理。
在日常经营中,农场日益完善了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专门有人负责仓库管理、田间生产管理、档案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实行GAP管理体系,采收前的产品做到批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采收上市,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一级认证,扎实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制。
建设保鲜设施 助力产业增效
2021年1月,绿晓家庭农场在正余镇农业园区的中心位置打造了一个农产品冷链保鲜库。保鲜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供应链保鲜7000立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可保鲜蔬菜5000吨。除了用于自家农场的蔬菜冷藏外,还可帮助周边农户约1000亩基地的蔬菜进行保鲜,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的保鲜、提高经济效益再添新动力。
近期,农场又流转土地500亩,依托智能温室、基质栽培设施、水肥一体化系统等,主要种植生菜、西兰花、番茄、黄瓜等蔬菜。
通过5年多的努力,农场持续增加产业开发的综合效益,创建了南通市绿色、无公害品牌,已成为本地蔬菜产业交流的品牌性、风向标平台,走出一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路,为田间地头注入了科技动力,在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同时,推动海门区乃至南通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