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2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2年12月29日

以“超常规”视野和举措集聚经济活力型人群——

海门:广栽“梧桐树”引得人才来

   本文字数:2240

本报记者施莉莉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资源和核心要素。以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为代表的经济活力型人群更是一座城市创新发展、永续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近年来,海门人口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今年,海门站在提升城市能级、赢得未来发展主动的高度,以“超常规”的视野和举措谋划与推动活力型人群来海就业创业,为海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坚定不移下好“产业棋”

舞台更广阔

入冬后的海门天气寒冷,走进位于临江新区的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的39名2022级研究生正在尽享前沿医药知识的滋养,使冬日的东布洲科学城依旧朝气蓬勃。长高院2019年入驻海门临江新区,开创产教结合的“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长高院已累计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80名,为科学城内的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药学人才。在一路之隔的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5位长高院输送的人才已进入科研团队,参与疾病基因等方面的项目研究。

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近年来,临江新区通过一流的产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开辟一系列人才新政“绿色通道”,成功引进200余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院士合作项目4个、国家顶尖人才25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3名、省“双创人才”41名、市“江海英才”27名。如今,常年在园区工作生活的各类产业人才达5000多人。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高新产业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更是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土壤。近年来,海门以“产业+人才+创新”链式发展的理念,聚焦现代家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金属新材料、现代建筑、高技术海工船舶、生命健康七大产业集群,增强人才与产业的黏合度,锚定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重点建设包括沿江科创带,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两大硬核,以及高端绿色制造、新材料、智能机器人3个产业基地的“一带两核三基地”。充分发挥“北上海”门户优势,加强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上海名校大所深度对接,构建公共创新平台。如今,“一带两核三基地”已集聚了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70多名国家级人才落户创新创业。

打造更有辨识度的“政策链”

招揽更有效

“正在为资金发愁时,区里送来了大礼包,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今年3月,海归人才徐海胜收到一张“救急支票”。根据最新出台的《海门区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的若干政策》,徐海胜获得政府贴息的500万元“东洲英才贷”用于研发。

两年前,清华大学博士后徐海胜因“海智杯”创业大赛与海门结缘,他主导研发的“低功耗有源微波雷达”项目获一等奖,并获得300万元的创业资助和50万元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项扶持。“这里暖心的政策环境、理想的创新生态、完备的产业基础,增强了我创新创业的信心。”徐海胜说。

近两年,海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关于加快海门区人口集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用“真金白银”吸引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引人、用人、留人环境。“海门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有特色、可操作的人才直达政策,先后出台各类人才新政30多个,贯穿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等各个环节,覆盖从‘顶尖’到‘乡土’、从‘海归’到‘本土’各个层次,形成了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格局。”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海门区发布“人才新政”35条,优化升级涵盖引进培养、鼓励激励、科创金融、服务保障等政策措施,为高层次人才构建覆盖项目资助、生活津贴、创业空间、贷款贴息、上级配套、薪酬奖励的全周期支持体系,将人才专项配套资金总量提高到2.5亿元,对来海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000万元项目资助、300万元购房补贴和每月1万元岗位津贴。海门还出台“顶尖人才来海创业免评审”“企业自评专家”“全职高薪人才项目申报‘三不唯’”等举措,不拘一格发放人才红利,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动能。

建强创新发展“主阵地”

平台更优质

11月,2022海门“东洲智荟”项目路演暨政策环境推介会在合肥举办。经过前期遴选,共有12个项目参加路演,最终,“快速基因检测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分子POCT检测体系及试剂的开发生产”等5个项目脱颖而出,通过专家组评审。“从项目路演到专家评审,再到政策环境介绍、创业者交流经验,每个细节都很用心很到位,你们来合肥把活动办得这么好,我承认被你们打动了。”安徽省政府参事、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江海河说。

“东洲智荟”项目路演是海门引才聚才的创新举措和特色品牌,主要针对拥有原始创新成果、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临产业化优质项目,采取“先路演后落户”的方式灵活引进。自实施以来,已举办项目路演15场,成功落户项目52个。

海门坚持优化完善科创载体平台布局,因地制宜做好载体平台规划,集约利用区镇科创资源,引进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加快构建“众创—孵化—加速”链式流动的专业载体。目前,沿江科创带内集聚了全区85.92%的高层次人才,72.73%的省级研发机构。海门创业服务中心成功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东洲青创空间荣获国家级众创空间。近两年来,海门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427人,带动就业14786人。

海门加强多方联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中科基因等多家企业成功获评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省级产教融合试点企业数占整个南通市级层面的一半。目前,海门职业教育建有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0多家,根据产业人才急需情况,校企共建了3个BIM实训室,为本地区建筑行业输送了紧缺的BIM技术应用人才。去年全区新增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工作室及南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共3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