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1年12月23日

努力成为南通沿海高质量发展黄金板块

——海门港新区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本文字数:1279

本报讯 (记者杨礼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在全力打造“大通州湾核心区”的黄金期,海门港新区将突出“大通州湾核心区”发展定位,深入实施港产城湾联动开发,全力打造一个千亿级钢铁产业基地和百亿级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成为海门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近日,记者在东灶港2万吨级通用码头看到,一个个全长82米的风电叶片犹如“长龙”般横卧在码头平台,正通过4台750吨的门机将其从东灶港码头吊装上船,最终出运至乌克兰。据南通东灶港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人郭勇介绍,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该码头仍满负荷运载,今年以来,发运风电叶片超2000片,超过去年全年的吞吐量,到年底将突破2300片,创造全国同类码头吞吐量的新高。

港口岸线资源是海门港新区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基地和百亿级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这一目标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目前,海门港新区正高标准推进中天海港及内河码头、海螺码头、5万吨级通用码头和洋吕铁路、疏港铁路、港东大道改线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对接大通州湾发展规划,谋划建设与江海快线、机场快线等未来交通主干道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全面构建起“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的集疏运体系。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表示:“海门港新区将进一步深化一类开放口岸建设,积极申报建设海门港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切实提高港口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港区码头遍布、吊机林立、巨轮往来、集卡穿梭的繁荣场面。”

在加快港口开发,打造便捷集疏运体系的基础上,海门港新区聚焦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现代化产业生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招大商和大招商”相结合、“专精特新和转型升级”相结合,重点围绕精品钢、循环经济、临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加快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少、产出税赋率高的龙头项目和配套企业,下功夫加快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目标到2025年,海门港新区的规模企业突破150家,全区百强企业达30家,上市企业3到5家;实现应税销售超5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1到2家,超10亿元企业15家以上。”黄卫国说。

此外,海门港新区突出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围绕“强化平台载体支撑”“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最美沿海风景线”三个方面,推动海门港新区产业、医疗、教育、居住和休闲等功能区发展齐头并进,真正将海门港新区打造成教育医疗保障完善、生活居住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怡人的高质量平台,让更多企业进得来、站得住、做得强、长得壮。“我们既要继续加大省级开发区报批攻坚力度,更要以省级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提前谋划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园区发展活力。”黄卫国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海门港新区将继续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一座港口码头集群、产业发展集聚、商贸业态集中的千亿港区和滨海新城,让绿色产业、蔚蓝海洋、金色滩涂、青葱大地、火红生活在海门沿海交相辉映,成为南通沿海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板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